作者:陳姝蓉
今天剛督導完,請吳老師對於我的評估架構給了一些回饋。老師的回饋,都聚焦在更多面向地理解案家經驗發展的脈絡。這讓我想起在種樹工作坊中,老師經常提到關於「脈絡」的重要性。這件事情有點抽象,但卻又可以很具體與細膩的放在與個案的接觸過程中。
認真地查了一下「脈絡」[2] 這個詞的定義,節錄一段如下:「指知覺產生的時間、空間背景....不同背景關係可影響人們對於意義之理解....」。舉凡文化、歷史、家庭脈絡、關係發展的脈絡,都是一種情境背景,發生在個案所提及的關鍵事件中,這些脈絡的細節經常可以幫助治療師更具體地描繪個案的經驗處境。
以前的我常常忽略脈絡的重要性。舉例來說,與老師個督的初期,畫了一個家庭圖。圖示中,我不記得父母和孩子的年齡,談親子衝突時,我有點難描述,他們大概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些衝突,那時候親/子各是幾歲,處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。吳老師問我:「為什麼沒有詢問/或整理這些訊息呢?」當時答不上來,現在想想,應該是那時候的我,只急著想「解決問題」,沒有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眼前這個家庭,所以我關注的都是問題相關的訊息,而不是發展相關的訊息。
所謂脈絡,就是一件事情發展的過程
關注問題或是關注發展,我覺得並非對立,而是不同的面向。如果只是關注在問題的層次,對於眼前案家的理解,經常會傾向片段、偏頗。比如親子衝突,可能只會看到父母的強勢,和孩子的叛逆。但是如果關注發展的面向,這是從小孩的發展來看,可能會更多了解,這個孩子小時候的氣質如何,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比較容易有反抗父母的反應,那時候家庭發生了什麼事?
如果從父母和婚姻的發展階段,也可以多詢問,生下這孩子的時候,你們兩位各自的心情如何?當時家庭的環境怎麼樣?照顧過程有沒有遇到哪些事情?以理解父母如何從一開始成為父母,發展成現在看起來強勢的樣貌。
當案家來到你、我面前時,其實就是個橫斷面,唯有透過細緻的回顧,慢慢地貼近,才能更深厚的理解,眼前的人,是怎麼長成現在這樣的。
延續上述的親子衝突情境,即使聚焦在衝突的議題上,仍然有其脈絡可追溯。比如可以看衝突發生的背景:什麼樣的家庭氣氛、或事件情境時容易產生衝突。或是看衝突的轉變歷程:一開始的衝突是什麼樣子,後來是否有些轉變,轉變的時間、情境、當時家庭成員間有沒有什麼變動。也可以看衝突事件中家庭成員的角色:有衝突的時候,都是誰先有反應,然後誰會接續發言?後來衝突都是怎麼緩解的,由誰來處理。
澄清脈絡是為了更加理解你/妳
上述的例子並非今天督導的議題,為了保密我做了修改。當我想在評估面向上聽取老師的意見時,老師給了我幾個回饋,都是澄清脈絡的方向。現在的我開始在會談中,有意識地詢問脈絡的起承轉合,但還是不夠細緻,想想這跟老師的差異在哪裡呢?我覺得有兩個部分可以與大家分享。其一,是我覺得我好像了解了,其二,是我不知道該怎麼樣繼續深入下去。
若是前者,我只能說,過往的我,還沒有意識到關注脈絡的重要性時,其實很容易腦補自己的內心小劇場。聽到個案說他覺得父母都不愛他的時候,就覺得他好可憐,一定是受了很多委屈。但我很少去問,什麼樣的互動下,他有這樣的感覺,這樣不被愛的感覺有多久了,有些特定的情境會使這樣的感覺更強烈嗎?
不要小看自己腦補的能力,這其實都是治療師內在的投射,對於「父母不愛他」,常常是「一種不愛,各自表述」。唯有讓個案自己好好地訴說那個不被愛的經驗時,所被聽見和被理解的,才有可能稍微貼近個案的內在。現在的我,可能腦補得少了點,但有些部分,好像還是會處在一種以為自己已經理解的狀態下,就帶過了。
如果是後者呢,我今天卡住的地方,也試著發問,但個案不太想說,或者是我不知道他為何不想說,此時我就放棄了。在治療師自己的部分,老師今天問了我一句:「妳好像在接觸的時候有點退縮,是怎麼了嗎?」這時候我釐清自己的狀態,發現我確實有些自己的情緒,阻礙了我想了解個案的行動(這又回到個人我的覺察)。
當然個案不太想說,一定也有個案自身的狀態,與其逼問個案,老師更常說的是:「順著個案的流,加入他/她」,適時地在個案說到和父母衝突時,依照還想多了解的情境,多問一句「每一次都會這樣嗎?還是這次有些什麼不同?」或是「和爸爸或是媽媽比較容易衝突呢?」,如此,就有機會把個案描述的經驗,更加立體且豐富地重現在腦海中。
至於該在脈絡的流裡,如何發問,問哪些問題,這又是另一個主題,牽涉到對個案的概念化中,哪些訊息可以幫助治療師理解案家的動力、現象與經驗。
行文至此,我想回到文章一開始,吳老師上課常用的圖做為結尾,再一次提醒自己,在你與我互動的過程中,一直需要同時關注的,還有互動當下的脈絡-時空、情境、背景狀態。
同場加映:種一棵獨特樣貌的專業之樹
[1] 黃雅羚、李雪禎、陳孟芳、石麗如、潘怡潔、蔡聖茹、陳姝蓉、黃玫穎(2019)。家族治療師的練功房:轉化、成長與精進,台北市:張老師。
[2] 國家教育研究院(2012)。脈絡 Context,from https://terms.naer.edu.tw/detail/1308728/